我相信很多人都接到了机器人的电话,尤其是促销和借贷。真正甜美的声音和相对聪明的回应使人们很难区分真假。在知道对方是机器人后,他们讨厌并想调情。如今,电话机器人的应用非常普遍。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扰民和弱智,但总体上还是有一定的智慧,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一些功能。那么,什么是电话机器人和电话机器人进行分类,如何从头开始设计电话机器人呢?
1. 什么是电话机器人
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,利用机器拨打电话,与用户进行交互。综合利用了语音识别(asr)、语音合成(tts)、自然语言理解(nlu)、对话状态管理(dm)和文本生成(nlg)等技术。
2. 电话机器人的分类
按照最终实现的目的来看,电话机器人主要可分为需求嗅探类、信息采集类与消息通知类。
需求嗅探类有明确的主线,整通电话都围绕这一目的进行,更像是任务型对话的电话表现,如询问用户是否有购房的需求。通常会第一句就奠定了整个任务的基调,电话过程中会不断推进该任务。如:
最后会根据用户的回复给用户评级,以决策用户对该任务的感兴趣程度、是否需要继续人工跟进等。由于任务的确定性,该类电话需要设计人员对任务有较深的了解。技术上更关注用户表达的核心槽位信息的准确和召回。
信息采集类通常希望从用户处采集更多的信息,以完善公司的知识库或者及时更新信息。该类电话通常会预设很多问题,希望用户按照QA对的形式进行答复。如:
最后会将收集到的结果返回给公司运维人员做后续的操作,或直接存入数据库中。同时也会对用户有一个评级,以决策信息收集的程度、是否需要人工跟进等。该类电话需要设计人员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,问题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。技术上更关注用户回复与机器问题的QA匹配程度判断。
消息通知类相对比较简单,目标是将某条消息通知给用户。通常在确定用户兴趣意向后直接播放消息就可以了(也存在粗暴的电话接通就通知消息的情况),更像是原来的短信通知改成了电话通知(短信通知现在没人看了,电话还是有人接的)。通常流程比较短,技术上更关注如何走到播放的流程节点,如:
最后将用户评级拿到,决策后续的操作。评级的设定也相对简单,比如说播放完成了评级A,未播放评级B等。